首页> 资讯 > > 正文

分泌性中耳炎怎样治疗最好(分泌性中耳炎怎样治疗)

2022-12-26 22:54:24 来源:华南科技网

分泌性中耳炎,又称渗出性中耳炎、卡他性中耳炎、中耳积液、胶耳等。是中耳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,是儿童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,对婴幼儿的言语、语言和认知发育有非常明显的影响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,达到27%。大约70%的5岁以下儿童患过一次中耳炎。各种原因引起的咽鼓管功能障碍、中耳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、上呼吸道过敏、内分泌或免疫功能障碍等均可导致本病。中耳炎反复发作应找出病灶及相关疾病,如鼻部、鼻窦、口咽部的一些病变,特别是慢性局灶性感染和梗阻,如腺样体肥大、鼻咽癌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鼻窦炎、腭裂、中耳气压伤、上感染及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流感、麻疹等。都可能导致中耳积液。

家庭自查要点


(资料图)

1.感冒后不久就会出现耳痛、耳闷或耳痛。

2.听力障碍是隐性的,持续的。婴幼儿对讲话反应差,大一点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,看电视也要调音量。

3.听力测试为传导性耳聋,声阻抗测试为“B”或“C”(负压超过150mmHg)。

治疗方法

治疗原则是清除中耳积液,改善咽鼓管功能,消除病因。

药物治疗:这是本病的首选和最常见的治疗方法。

抗生素,应及早选择有效的抗生素,足量治疗,直至积液消失,鼓膜和听力恢复正常。平均7-14天。

急性期应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。

鼻腔滴药,促进鼻腔和咽鼓管黏膜收缩,有利于中耳通气引流。比如大芬林。对于过敏性鼻炎,可以每天喷一次flixonase鼻喷剂。

中医治疗,急性期要疏风清热,促进肺循环,渗湿开窍。金银花、连翘、桔梗、薄荷、荆芥、黄芩、桑白皮、车前子、泽泻、甘草煎服。慢性期要健脾补肺,祛湿化痰,活血开窍。柴胡、香附、川芎、茯苓、黄芪、赤芍、石菖蒲、白术和甘草。水煎服。每天一剂。

手术治疗:

1、鼓膜穿刺注药,适用于鼓膜积液较薄者。

2.鼓室切开术和置管。内科治疗2 ~ 3个月后,如果效果不明显,可考虑鼓室切开术和中耳通气管植入术。特别适合胶耳,一般持续3个月以上,最长1年。

3.鼓室造口术:激光鼓室造口术的应用可以延长鼓室造口术的通气时间,有利于中耳病变的恢复,还可以避免置管和拔管的麻烦,减少继发感染的机会。

4.咽鼓管治疗: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消除后,可吹咽鼓管,促进咽鼓管发育。

5.病灶切除术:如腺样体切除术、扁桃体切除术、鼻中隔矫正术等。腭裂儿童应尽早修复。

家庭护理和预防

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身体抵抗力,积极预防感冒。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学理论中最突出的观点是感染过敏、邻近感染病灶、腺样体肥大和咽鼓管功能障碍。针对这些相关因素,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。

当孩子感冒后听力比以前慢或学习成绩下降时,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孩子,而应尽早咨询耳科医生。当耳镜检查显示鼓膜凹陷、有光泽、较暗,鼓膜较厚或“蓝鼓膜”时,可用“B”型早期声阻抗测试作出诊断。

中耳炎的早期防治可以预防耳聋。
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
标签: 分泌性中耳炎 过敏性鼻炎 治疗方法